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人民 > 工民 > 正文

塑造民族精英 弘扬正义之魂

时间:2019-12-24 16:29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秀潭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抗战胜利后,刘开渠为了雕塑事业,回到上海,任园林局管理处技工,负责园林和广场的美术设计。在此期间,他为最崇敬的鲁迅先生和蔡元培先生做了塑像。

 

  多年前在潘家园古玩市场,得到一尊刘开渠先生雕塑的铜制鲁迅头像,底座正面刻有毛泽东书“鲁迅”二字,后面铸有“刘开渠”手书体三字。雕像简约洗练,瘦硬通神,生动体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铮铮风骨。刘开渠,我国现代雕塑艺术大师。他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设计和制作者。

  抗战时代领风气

  刘开渠出生在安徽淮北贫穷山村。他的童年灰色暗淡,历经磨难,险些被扔在雪地冻死。但由此也塑造了他倔强、坚韧的性格。他上小学时,在美术老师、后来成为文化大师王子云先生的关怀帮助下,考进北平国立美术学校,从县城走向京城,迈出了学习美术专业的重要一步。1927年,军阀张作霖认为艺专画裸体画“有伤风化”,学校被查封。后来得到主持中华民国南京大学院(相当于教育部)工作的蔡元培先生推荐,到法国巴黎这座雕塑之都留学,领略了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和法国近代雕塑大师罗丹为代表的两座雕塑艺术高峰的风貌,开始了他一生真正的雕塑家之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巴黎深造6年的刘开渠,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立志用雕塑为武器,激励国民之心,振奋民族精神,抵御日寇侵略。1933年夏,他回到上海,去看望已到中央研究院任职的蔡元培先生,鲁迅先生也在场。蔡先生高兴地对他说:希望你能为中国的雕塑,开一条新路。鲁迅先生也以期许的目光叮嘱他:中国过去的雕塑只做菩萨,现在该轮到做人了。两位长者的谆谆教诲,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雕塑这种造型艺术,几乎同人类自身一样古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成为高等动物的第一步是制造工具,第二步就是用泥土、石块、木头以及铜铁等金属塑造形象,用以纪念死者,颂扬活人。但是,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到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的雕塑,以及我国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历代寺庙、宫殿、陵墓,大多都取材于神话故事、宗教题材和帝王贵族的事迹,甚至把雕塑品当供养人,当陪葬俑,当墓道前的翁仲。为鬼神菩萨塑像,有社会市场;为人塑像,群众敬而远之。这就是旧社会雕塑家命运的缩影。

  雕塑之路,何去何从?刘开渠认识到开辟雕塑新路的艰难。他以自幼在磨难中养成的不畏艰辛、不怕曲折、不计成败的坚定意志,通过雕塑教学,培养人才;通过自己创作,塑造人民形象,改变人们观念。1934年,他为淞沪抗战牺牲的88师英雄做雕塑纪念碑,第一个用双手堆起了这抗日的丰碑,塑造了民族的英魂。1938年,战时大后方物资十分匮乏。他亲自寻找、购买和加工观音土、石膏粉等雕塑材料,找铁匠铺和木器作坊做塑像骨架,克服种种困难,为抗日将领王铭章做骑马像,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雕塑《无名英雄像》。这“无名”要比有名更具代表性,更具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大众英雄形象的代表。著名画家徐悲鸿看了这座雕像后评价说:“这是伟大的作品。”1945年,刘开渠又为在河南漯河抵抗日军牺牲的李家钰将军做了一座骑马铜像。其间,他还创作了高浮雕《农工之家》,在中国雕塑史上开创了雕塑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群体之先河。抗日的题材,民族的英魂,下层劳动者和保卫者的典型形象,使刘开渠的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他实现了回国时的诺言,塑造了东方雄狮的怒吼。他为中国现代雕塑史的开篇,写下重重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初期塑丰碑

  抗战胜利后,刘开渠为了雕塑事业,回到上海,任园林局管理处技工,负责园林和广场的美术设计。在此期间,他为最崇敬的鲁迅先生和蔡元培先生做了塑像。

  1949年5月6日,上海解放。他不顾危险,和美术界进步人士一起绘制巨幅毛泽东主席画像,将它挂到国际饭店24层最突出的位置。1949年6月,刘开渠赴京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美协副主席。不久,他又根据上级指示,接管杭州国立艺专,担任校长兼雕塑系主任,并兼任杭州市副市长。195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研究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兴建一座纪念碑,以缅怀百年来为中国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纪念碑的总体设计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家梁思成和林徽因负责。周恩来总理调刘开渠来京,任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和美术组组长。他建议纪念碑台座用浮雕的形式,这比勒石铭文的教育效果更形象直观。之后,他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历史中,选择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江8个重大历史事件,做出10块大型浮雕。他除负责整体设计外,还亲自创作了碑身正面的3块主体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以及《支援前线》和《欢迎解放军》。“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词,是毛泽东主席写在普通老式信纸上的,放大后,每字一人多高,边缘都有飞白和毛刺,刘开渠亲自进行修饰。《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块浮雕,表现的虽然是渡江的一瞬,但它的气势、场面、氛围,都是劳苦大众百年来反对侵略、反对压迫的缩影,是民族之魂的形象再现。

  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动工,至1958年5月1日胜利落成。这是刘开渠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他一贯的塑造民族精英、弘扬正义之魂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纪念碑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是一部教科书般的“石书”。

  改革开放年代开新路

  刘开渠的雕塑人生坎坷曲折。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风云变幻中,他的大女儿刘微娜因帮父亲赶抄检查作品,积劳成疾,患肾炎不治而殁。三女儿刘沙平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厄运,溺水而亡。二女儿刘米娜生于抗战时,由于战乱,接生不力,造成终身残疾。进入古稀之年的刘开渠夫妇,只能与半残的二女儿相依为命。但是,他在磨难中坚强地挺过来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刘开渠犹如饱经风霜的老骥,壮心不已,振奋精神,砥砺前行。他恢复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职务,又担任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组长。他还应聘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评选委员会委员,并主持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班教学工作,为周恩来总理和梅兰芳、翦伯赞、李劼人、萧友梅等文化精英造像。

  尤其令人感佩的是,一向视雕塑创作为生命的刘开渠,在年近80高龄之际,又牺牲自己的雕塑创作,将全部身心和精力转向中国城市雕塑建设事业的开拓上来。

  城市雕塑,包括建筑雕塑、广场雕塑、园林雕塑、纪念碑雕塑及城市、企业、学校标志雕塑等,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城市形象的代言,提升着这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刘开渠勇于放弃个人创作,积极做一个城市雕塑建设的开拓者。为此,他主持起草一份《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名义呈报中央。中央领导十分重视,赞同成立“城市雕塑规划组”,任命他为规划组组长。1984年,他主持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在他亲自带领下,中国城市雕塑事业步入令人欣喜的春天。

  刘开渠先生就是一尊雕塑。这座沐浴了20世纪风雨和战火云烟的青铜白石般的雕像,从中国淮北家乡走出,走向京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80年的人生道路,60年的艺术生涯,他雕塑了别人,也雕塑了自己。

  人生是一部大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人生是可以雕塑的。刘开渠先生用自己双手镌刻的人生丰碑,像泥土一样质朴,像石膏一样洁白,像汉白玉一样坚贞,像青铜一样永恒,熠熠生辉,长耸人间。塑造民族精英 弘扬正义之魂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