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人民 > 商民 > 正文

王振忠:江南历史舞台上的徽州商人

时间:2019-12-24 19:23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振忠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徽州人的生意是全国性的,并不限于邻近各省。近几百年来的食盐贸易差不多都是徽州人垄断了。食盐是每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日食必需品,贸易量是很大的。

 

  (一)

  新安故郡,古歙新城,山明水秀,人杰地灵。

  ……试看一村一落,咸居万户人烟;某里某乡,称慕千年宗族。

  ……奈无良田万顷,空余大厦千间;虽生居于故国,常作客于他乡。

  别堂上高年父母,泪自涟涟;抛闺中弱质妻儿,心犹悒悒。

  仆仆风尘,别故乡而竟去;依依杨柳,向异地以驰驱。

  ……

  地处皖南低山丘陵地区的徽州,明清时代是个府级行政建制,下辖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和婺源六县。在传统时代,因地少人稠,粮食难以自给,许多人不得不外出务工经商。诚如徽州俗谚所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当地人自嘲 ——前世作孽,才生在徽州这样自然条件相当不利的环境中。人们到了十二三岁(一说十三四岁),其中的不少人接受过基础教育,此后,除了在家务农或继续读书深造者外,绝大多数的人就被父母送到外地做学徒,服贾经商,所以说是“往外一丢”。

  正是因为大批的徽州人外出居廛列肆、贸贩取赢,所以明清方志明确记载:“徽州人以商贾为业。”关于这一点,太平天国前后的著名学者汪士铎,甚至直接称徽州的土产为“买卖人”。在明清时期,徽州一府六县所出的商人虽然统称为“徽商”,但各县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歙县主要以盐商最为著名,休宁人擅长于典当业经营,而婺源主要是木商、墨商和茶商,绩溪人则多是小商小贩,以从事徽馆业为数众多。所谓徽馆业,也就是徽菜馆和徽面馆。

  以盐商为例,胡适先生在他的《口述自传》中就曾指出:

  徽州人的生意是全国性的,并不限于邻近各省。近几百年来的食盐贸易差不多都是徽州人垄断了。食盐是每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日食必需品,贸易量是很大的。徽州商人既然垄断了食盐的贸易,所以徽州盐商一直是不讨人欢喜的,甚至是一般人憎恶的对象。

  在明清时代,徽州盐商以两淮盐商最为著名,他们将苏北的淮盐运往长江中、下游各地,其行销范围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地。其时,两淮盐业的中心是在扬州,所以两淮盐商中最为著名的商人亦即扬州盐商。明代万历和清代乾隆年间,两淮盐业处于极盛阶段,许多盐商皆囊丰箧盈。根据文献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扬州盐商的资本超过3000万两。及至清乾隆时代,淮南盐务如日中天,一百数十家的徽商西贾麇聚广陵,“蓄资以七、八千万计”。清代前期,康熙、乾隆皇帝先后六次南巡,前往江、浙各地巡视、游观,其接驾开支多出自淮、浙盐商。扬州盐商之夸奢斗富,连乾隆皇帝都曾惊叹:“盐商之财力伟哉!”

  在传统时代,盐商与酱商往往是二位一体,这是因为制作酱料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盐。其时,在江南的核心地带苏州,当地最负盛名的酱商就来自徽州歙县之大阜村。在歙县南乡,民间素有“周漆吴茶潘酱园”的说法,意思是歙南周邦头的周氏,主要从事漆业经营。在明清时代,“徽严生漆”闻名遐迩,徽商在江南各地开了很多茶漆铺(亦即兼售生漆的茶叶店),其间所售生漆也就是“徽严生漆”。除了周氏经营漆业之外,歙县南乡的吴氏主要经营茶业,而大阜潘氏,则在江南各地从事盐业和酱业经营。潘氏家族对于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政治上,苏州“贵潘”出过潘世恩这样的中央级官僚,其人一生为官数十年,历事多位皇帝,被称为“四朝元老”。而在文化上,迁居苏州的大阜潘氏中,出现了不少收藏家和学问大师。一直到当代,上海博物馆、图书馆珍藏的文物、典籍中,就有不少来自苏州的潘家。歙县大阜潘氏迁居苏州之后,因经营盐、酱等业发财致富,并逐渐将商业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遂成为江南一带著名的文化世家。

  在江南,富裕程度仅次于盐商的还有徽州之典当商。在明清时代,江南一带流行着“无徽不成典”之说,意思是典当业大多为徽州人所开,即使是晚清民国时期徽州典当衰落以后,一些并非徽人开设的典当中,徽州出身的典当铺职员也占相当多数。在徽州,休宁的典当商尤其著名。在江南社会,一方面,“济一朝燃眉之急,供万家不时之需”,遍布城乡各地的典当铺酌盈剂虚、便民缓急,为下层民众须臾不可或缺,这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在另一方面,“荒年熟典当”,典当业亦时常乘人之危而暴发不义之财,似乎成了城市、乡村社会贫困化的罪魁祸首,这一点,被世人不断地强化,从而造成民众强烈的负面观感。

  除了盐商和典商之外,徽州木商也相当著名,民间俗有“盐商木客,财大气粗”的说法,“木客”也就是木商。徽州地处万山之中,森林茂密,盛产杉木。自南宋定都杭州以来,徽州的木材就顺着新安江源源东下,这些木材除了供官府建设宫殿、造船之用外,于一般民众的需求而言,还可用以打造棺材。在明清时代,江南一带素有“生在扬州,玩在杭州(或苏州),死在徽州”之谚。这句俗谚的意思是——扬州是不少徽州盐商聚居的地方,故而很多徽人后裔就生在扬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市廛盛况和杭州之西湖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故曰“玩在杭州(或苏州)”。至于所谓的“死在徽州”,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徽州是中国风水学的中心,徽州罗盘(史称“徽盘”)蜚声远近;二是徽州的棺材板极负盛名。关于这一点,早在明清世情小说中,就常见有“婺源加料双軿”寿板的记载。直到晚清时期,在《申报》等近代报刊上,也仍然时常刊载出售婺源寿板的广告。

  盐、典、木号称“闭关时代三大商”,是当时实力最为雄厚的商人。除此之外,较具特色的还有绩溪之徽馆业。徽州人的饮食有着比较独特的口味,其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嗜油(虽然说嗜油是中餐饮食中比较普遍的特点,但徽菜在这方面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是对猪油的特殊嗜好)。从总体上看,徽菜虽然油腻,但在明清时期,随着徽州移民的大批外出以及徽商财力之如日中天,徽菜馆和徽面馆盛行一时。及至民国时期,王定九所编的《上海门径·吃的门径》中还形容申城是“徽气笼罩的上海街市”,他分析说:“徽人在上海的典质业中服役的最多,富有势力,上海的典当押肆,无论哪条街上,终有一二所,徽馆为适合同乡人的口味,所以和典当押肆成正比例,也是每一条街上必有一二所。”

  在徽州,民间有“一等生业,半个天下”的俗谚,这是指徽州人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在这些地区,歙县的盐商,休宁的典当商,婺源的木商、墨商,绩溪的徽馆业商,等等,全都以其鲜明的特色闻名遐迩。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