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人民 > 农民 > 正文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时间:2019-12-24 18:4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涂圣伟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优先发展要以共享为宗旨。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追求的农业优先发展,必然是惠及广大农民的发展,是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裕体面有尊严生活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引领,自然是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遵循。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新发展理念引领

  优先发展要以创新为动力。当前有效应对农业农村重要挑战、抵御重要风险、克服重要阻力、解决重要矛盾,必须依靠创新,根本出路也在于创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创新动力,主要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革新。要将创新置于乡村振兴的优先地位,贯穿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依靠科技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依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培育农村发展内生动能。

  优先发展要以协调为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协调标尺,就是正确处理好了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要坚持补齐短板与拓展空间并举,处理好农业农村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处理好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关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处理好维护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和发展集体经济关系,充分释放统分结合的制度潜力;处理好农村产业兴旺与社会有效治理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优先发展要以绿色为底色。绿色是农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村生态宜居的内在要求。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透支资源为代价。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强烈要求,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谋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人居环境整治,守住“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自然生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让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成为农民新时尚。

  优先发展要以开放为手段。农业是开放系统,农村是开放空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能唯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必须在开放中注入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要顺应国家开放发展的大趋势,在维护国内农业产业安全、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塑造农业对外开放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引入和充分利用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发展后劲。

  优先发展要以共享为宗旨。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追求的农业优先发展,必然是惠及广大农民的发展,是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裕体面有尊严生活的发展。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逐步统一,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发展规划优先编制。我国目前大约有260万个自然村,相比城镇而言,相当一部分乡村无规划或规划不实用,造成乡村无序建设和资源浪费。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优先规划好、建设好广大农村。要将乡村规划纳入县(市)域规划体系,加快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统筹乡村空间、资源、设施和建设。乡村规划编制既要兼顾弥补现有短板,更要着眼未来发展,立足城乡人口流动前瞻性地统筹安排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要遵循问题导向,着眼农村人居环境的薄弱环节,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提高规划的实用性。

  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支持保护制度是现代化国家农业农村政策的核心,也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持续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条件不断改善,财政强有力支持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村发展的短板还很突出,要把农业农村继续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形成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着眼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短腿短板,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投入供给体制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转换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财政支农效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三农”领域。

  改革收益优先分配。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要素不平等交换,农业农村利益被侵蚀。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更加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让利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农民分配比例,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粮食收储制度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让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能够获得合理收益。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民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公共产品优先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短板。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与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相匹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打通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提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水平;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重点要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深度覆盖,实现从制度并轨向标准统一转变,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