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人民 > 民乐 > 民俗 > 正文

文化多样性与广西民族团结

时间:2019-12-26 16: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玉璐 玉时阶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广西是一个多民族与文化多样性的自治区,各民族文化通过互动、整合、尊重、包容、对话、合作,促进了文化的和谐与多样性,为广西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彼此离不开”的民族团结而奠定了基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广西是一个多民族与文化多样性的自治区,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通过互动、整合、尊重、包容、对话、合作,促进了文化的和谐与多样性,为广西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彼此离不开”的民族团结而奠定了基础。

  一、文化多样性是广西历史和当今社会的客观现实

  “人类文化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 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长期以来,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现象。根据考古发现的百色古人类遗址可知,早在距今8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广西劳作生息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广西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族与不同时代、不同方向迁入的外来民族通过不断的分化、融合,到明清时期,基本上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多民族聚居格局。民族众多,又长期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受民族多元化与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影响,广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自古以来就十分明显。壮侗语族的稻作农耕经济、苗瑶语族的山地农业经济、京族的海洋经济等齐头并进;骆越文化、壮侗文化、苗瑶文化、八桂文化、岭南文化、红水河文化、左江文化、桂北文化、海洋文化、铜鼓文化等多种文化共存,广西的12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地域风格显著,不仅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就是在同一民族内部,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民族语言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以壮族为例,南壮文化不同于北壮文化,南壮铜鼓不同于北壮铜鼓,南壮民歌不同于北壮民歌,南壮戏剧不同于北壮戏剧…… 又如瑶族,各支系的瑶族不仅自称不同,语言、民居、风俗习惯都有差异,长鼓文化、铜鼓文化、陶鼓文化、盘瓠文化、密洛陀文化等也都各具特色,从而使瑶族文化更为丰富多彩,构成了瑶族传统文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

  二、 文化多样性是广西民族团结的基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人类学者认为,“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越有可能从对方吸收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话合作,是可以构成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的。广西是一个多民族与文化多样性的自治区,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通过互动、整合、尊重、包容、对话、合作,促进了文化的和谐与多样性的形成,为广西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彼此离不开”的民族团结而奠定了基础。

  1.经济多样性是广西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背靠云贵高原,面向南海北部湾,是我国唯一沿边、沿海的自治区。境内山多平原少,岩溶广布,中山、低山、山丘、丘陵波状起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种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广西复杂多样的立体气候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山重水隔,各民族在尊重历史与现状的前提下,都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去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空间,并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如京族多分布在海边,壮侗语族多分布在平坝与丘陵地带,苗瑶语族多分布在山区,故地方民谚说“高山瑶,矮山苗,汉族住平地,壮、侗住山槽(峒场)。”复杂的地形地貌、立体的气候类型、多样的生物资源形成了以捕鱼为主的海洋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田稻作经济、以旱地作物为主的山地农作物经济等内容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这种生态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多样性,使得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必须与周边民族进行经济交流,互通有无。如20世纪50年代前,广西瑶族地区大多没有圩场,很多人只会刀耕火种种植旱地作物和狩猎,所以他们必须拿山货到山下或山外去卖给汉、壮族,买回所需的食盐、铁制农具等,或用山货与山外进山的汉、壮族小贩换针、线、食盐等。又如广西大瑶山,山高林密,既是瑶族聚居的自治县,又是桂中地区的水源发源地,周边几个县的汉、壮族的水源均来自大瑶山。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确保山外周边汉、壮族的饮水灌溉问题,大瑶山的瑶族退耕还林,确保水源林的发展。经济上的这种互通有无的交流,使得广西各民族的经济发展谁也离不开谁,从而为广西的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文化交流、互补是广西民族团结的文化和谐基础。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中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中创造的。每一个民族不论其规模大小,社会发展进程快慢,他们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用的贡献,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而使人类的文明历史更为丰富多彩。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既体现了人类的差异性,又构成了人类社会中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广西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都共同生活、劳动、繁衍在广西这块土地上,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又吸收了别的民族文化精华。如瑶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一栋横排三开间的房屋,但进入桂西的瑶族因长期与壮族杂居,受壮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其民居建筑则多为干栏建筑。“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使得广西各民族的文化互动十分频繁。语言作为人们思维与交际的工具,其互动更为明显。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民族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体现族群文化差异和文化转变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指标。在文化互动的进程中,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造成了广西同一民族使用多种语言与不同民族使用同一语言的语言文化现象十分明显。广西各民族语言互动现象十分普遍,广西的12个世居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男子都能说周边的汉语方言;同时,广西汉语受壮语影响,吸收壮语成分的现象很普遍,平话就是宋代汉语方言受壮侗族语言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方言;居住在百色的高山汉族,既说汉语,也会说壮语;广西的瑶族,既会说瑶语或苗语,也会说壮语、汉语;广西的壮族不仅大都会说汉语,而且壮语很早就大量从汉语桂柳方言和粤语方言中借词,并学习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偏旁部首创造了方块壮字(又称土俗学)。这些语言的互动,为各民族的友好交往、感情认同、和睦共处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文化基础,也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种建立在经济多样性基础上的文化多样性,使广西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睦现象,对广西民族团结起深化作用。

  3.族际通婚是广西民族团结的桥梁与纽带。族际通婚与一般婚姻不同,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异性个体之间的关系,还涉及这两个异性个体所代表的各自民族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所以,社会学者常把族际通婚率看作衡量各民族之间“社会距离”与民族融合的十分敏感的指数。认为一个社会族际通婚的情况越多,则表明各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小,族际关系越融洽。族际通婚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从而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 广西各民族相互通婚的事古已有之。如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后,采取“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尊重赵人习俗,鼓励汉族与岭南越人通婚,公开宣传自己是“蛮夷大长”。民国梁崇鼎《贵县志·民族》载,贵县境内,“汉族来居,互通婚姻,于焉垦辟,其久居者或谱牒失传,遂从土俗。”清光绪《新宁州志》卷四载,新宁州,“本诸苗地,然问遍土人,其远祖自外来者,十之八九。初至多在城市,渐而散处四乡,与土民结婚,通声气。数传后,岩栖谷隐,习惯自然,人人得以壮、瑶目之。非瑶而瑶,非壮而壮,其居使之然也。”以上说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后融入少数民族的事,事实上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后融入汉族的事例很多。历史上桂东、桂东南曾是壮族聚居区,但今天已难觅壮族踪迹。民国《灵川县志》载,灵川县,“壮渐与汉民同,且有读者入库,与汉民同(通)婚姻者,习与汉处,久而同化。” 据梁茂春博士2002年在广西大瑶山所进行的族际通婚调查来看,大瑶山境内的壮族族际通婚率高达40.3%,汉族族际通婚率高达58.2%,瑶族与5个支系的族际通婚率高达35.4%~67.4%。这表明大瑶山地区的族际通婚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由于族际通婚的增多,出现了不少多民族、多族群成员组合的家庭和亲属网络,家庭与民族的发展冲破了血缘与族群的藩篱,呈现出多民族、多族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或融合的态势,并使各民族心理逐渐认同,族际通婚成为构建广西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

  4.国家认同是广西民族团结的政治文化基础。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所谓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 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民族成分,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这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政治文化基础。广西地处边疆,古为蛮夷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设南海、桂林、象郡后,广西便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在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广西各民族与其他民族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并形成了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国家认同观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西各民族之间虽有摩擦、碰撞,广西民族与中原民族也曾兵戎相见,但各民族之间共同居住,友好相处,互相学习,开发南疆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广西民族仰慕中原文化,学习、接受中原文化,对国家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与向心力,为保卫南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与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秦汉时期,交趾、九真、日南均为中国的领土 。但北宋初年独立建国后,为扩张势力,于宋神宗熙宁年间发动入侵中国的事件。1075年,交趾军攻钦州、廉州,杀害被俘的当地少数民族军丁8万余人。次年,交趾军克邕州(今南宁),杀城中5万余人,激起广西各民族极大愤慨。当宋王朝派郭逵等人率军反击时,邕州及左右江各县出动汉、壮族民夫80余人,为官军运送军粮、器械和当向导,大力支持和参与反侵略战争,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做出了重大贡献。 清代康熙年间,以平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给江南、西南等十省带来惨重灾难。流放到广西苍梧的原甘肃庆阳知府傅宏烈于思州(今宁明)、泗城(今凌云)和云南省的广南、富州(今富宁)等地,招募当地少数民族5000人,组成反叛义勇军,在收复广西,平定叛乱,统一祖国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中法战争期间,位于反侵略战争前线的广西,先后有爱国将军刘永福、冯子材率部抗击法军,取得重大胜利。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主要来自钦州、上思、宁明、凭祥、崇左、扶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一带的壮、汉、瑶等族农民,其主要将领吴凤典、黄守忠等均是壮族。爱国老将军冯子材所率的“萃军”,主要是由钦州、防城一带的壮、汉、瑶、京等族青年组成。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都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 广西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维护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而自发联合、并肩作战、抵御外侮的浴血奋战的斗争中,既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了对祖国的认同,又为广西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民族复兴打下了牢固的政治文化基础。

  三、结语

  长期以来,广西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广西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多样性的特点。这些多样性的文化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逐渐产生文化涵化,从而推动了广西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无情地吞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对世界和平与民族和谐造成巨大的冲击。但事实证明,文化多样性是构成人类社会文化生态中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彼此尊重,促进广西民族团结。

  首先,必须尊重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不论大小,都一律平等,都应相互尊重。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也是科学处理、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都为中华民族的兴起和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广西各民族族群规模大小不一,社会发展进程不一样,文化各有特色。这种文化多样性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广西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要创造、发展广西的文化和谐,推进民族团结,就必须对各民族文化给予尊重、理解、保护,相互学习、吸收,共同发展;任何对文化的歧视、排斥、毁灭,不仅对文化生态的多样性造成破坏,而且也会广西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局面造成破坏。

  其次,加强文化调适,实现文化自觉。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民族、文化多样化的世界。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广西各民族的文化势必会出现种种不适应,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所以,必须与时俱进,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有效的调适、整合,不断地加以创新与变革,弘扬优秀传统,抛弃糟粕,恢复活力,提升质量,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促进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处,推动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加强文化交流,取长补短。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各民族文化丰富、繁荣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当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相当部分都是通过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引进的。 现代化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发展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任何封闭或固步自封的文化都将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淘汰。要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构建文化和谐,就必须加强文化交流,相互汲取精华,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文化多样性与广西民族团结

  (玉璐,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玉时阶,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