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人民 > 民乐 > 民歌 > 正文

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艺术经典

时间:2019-12-26 18: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牛梦笛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近日,综艺节目《歌手》回归荧屏,引来观众一片热议。在这档节目中,除了不断演绎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而外,似乎看不到太多对传统音乐创作的思考。

 

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艺术经典

——《乌苏里船歌》词作者胡小石谈民歌创作

  近日,综艺节目《歌手》回归荧屏,引来观众一片热议。在这档节目中,除了不断演绎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而外,似乎看不到太多对传统音乐创作的思考。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用老艺术家的创作经验鼓励当下年轻人的文艺创作?记者采访了《乌苏里船歌》词作者胡小石。

  1962年,年轻的词作者胡小石深入生活,创作了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乌苏里船歌》。“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曲悠扬的《乌苏里船歌》传唱半个多世纪,唱出了赫哲族人的幸福生活,也唱进了整整一个时代人们的心,让人们对那片广袤的土地心生神往,对解放了的赫哲族人融入祖国大家庭感到由衷欣喜。

  谈及《乌苏里船歌》的诞生,词作者胡小石认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1961年,哈尔滨举办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参演的大多是成熟作品,大家希望第二届时能有一些原创作品。于是,22岁的胡小石一路辗转,跑遍了赫哲族当时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的3个聚居地。在黑龙江省饶河县,胡小石和赫哲族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住在“网滩”的窝棚里,一起到江里捕鱼。胡小石回忆说:“鱼汛来时,船队就要随时出发,每个船头都点个灯笼,成排成队的渔火,很壮观。”正是这样扎扎实实的生活经历让胡小石找到了歌词创作的灵感,找到了最打动人心的素材:“蓝色的乌苏里江和白云飘飘的大顶子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我把赫哲人的心声集中在这画面里,写就了《乌苏里船歌》。”生活体验的巧妙融入,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乌苏里船歌》的创作秘诀,也是打动人心的关键。

  除了扎根基层、深入体验,反复推敲和耐心修改也是造就精品不可或缺的环节。胡小石说,当年创作《乌苏里船歌》时,他在词作完成后,与作曲及演唱者汪云才和郭颂反复修改近半年才将作品完成。这样的细心打磨成就了《乌苏里船歌》的高品质,使它能够在岁月长河的淘洗中依然熠熠生辉。

  反观当下,类似《乌苏里船歌》《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等脍炙人口、辨识度高、经得起时间考验和民众检验的“传世经典”却不多见。《长大后我成了你》的词作者宋青松指出:“现在的作品是足够多的,每年的创作数量相当巨大,但能够流传的精品数量却在下降。”宋青松进一步指出,大众音乐审美的多样化和传媒的分众化是一大原因,另一方面则是音乐创作相对乏力。

  当下的许多歌曲创作,少了老一辈艺术家们的那份真诚和耐心。很多创作者常常采用闭门造“歌”的方式:不深入地方,不亲自体验,仅凭现成的书面材料和资料汇总加上自己的想象,便快速写就了一首首歌曲。这样的创作方式虽然便捷,掌握技巧之后一宿写好几首也不在话下,但却少了“慢工出细活”的那一份精致,少了“我手写我心”的那一层厚重。正如《中国功夫》《你是这样的人》等歌曲的词作者宋小明所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文字,那些人不断地重复着自己,甚至重复别人。真正深入生活、来自一线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太少了。”因此,为创作“乌苏里江主题套曲”,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组织词曲作家们前往《乌苏里船歌》的诞生地饶河,在乌苏里江畔体验生活。

  此外,歌曲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能够记录一定的社会现实,反映出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歌曲往往最有代表性。”——胡小石深以为然。如今的许多歌曲却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没有感知时代的温度,没有找到打动人心的切入点,歌曲描摹只停留在表面。更有甚者,一味“向钱看”,失去了歌曲的本色也失掉了艺术该有的坚持。对此,宋小明表示:“歌词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这么大容量,写成年终报告是不可以的。”

  《乌苏里船歌》已悠然远去,新时期的歌曲创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老一辈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悟提醒着我们:深入生活用心感悟,不被金钱扰乱初心,才是再现经典的前提。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艺术经典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王友三: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81年,永
    爱父母,五不怨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